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

2020年11月11日 15:55:24
來源: 《紅旗文稿》2020/21 作者: 龔 云

 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,而且要講得好。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,有利于彰顯中國脫貧攻堅事業(yè)的世界意義,是分享中國經驗、傳播中國智慧、提供中國方案,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的、立體的、全面的中國的重要機遇。

  為什么要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?

  彰顯制度優(yōu)勢。消除貧困、改善民生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,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,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。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(yōu)勢創(chuàng)造了人類有史以來規(guī)模最大、持續(xù)時間最長、惠及人口最多的減貧奇跡。這一偉大奇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勝利成果,是中國共產黨長期為民執(zhí)政的歷史成就,是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和價值性的實踐驗證。

  展示大國形象。反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。消滅貧困,是自古以來世界上追求進步的人士的夢想。中國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持續(xù)改革,和平解決了困擾已久的溫飽問題并且實現了人類減貧史上的飛躍。全國糧食產量從1949年的11318萬噸增長至2019年的66384萬噸。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很好證明了中國選擇了一條憑借制度優(yōu)勢、發(fā)揮群眾力量、利用全球化機遇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。這場上升到國家戰(zhàn)略地位的脫貧攻堅戰(zhàn),體現了一個有實力、負責任的東方古老大國的道義擔當,維護了國際公平正義。我們需要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,用鮮活的案例回擊國際社會鼓吹的“中國威脅論”,提升中國在國際輿論場的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。

  破解發(fā)展赤字。貧困問題是個全球性的問題,即使是最發(fā)達的國家也存在貧困人口。目前,中國成為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(fā)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(fā)展中國家;全球范圍內,每100人脫貧,就有70多人來自中國。中國的脫貧攻堅,在推進國際減貧事業(yè)方面樹立了榜樣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加強同發(fā)展中國家和國際機構在減貧領域的交流合作,是我國對外開放大局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在這個問題上一定不能算小賬。在國際減貧領域積極作為,樹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,這是大賬?!敝袊拿撠毠怨适鲁浞终f明了合作共贏利于破解發(fā)展赤字。一方面,中國的減貧得益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事業(yè);另一方面,中國也持續(xù)為發(fā)展中國家的減貧事業(yè)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并從中受益匪淺。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,利于促進中國在今后的國際減貧合作中取得新成就,為國際減貧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作出更大貢獻。

  講好哪些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?

  分享以制度改革促進大規(guī)模減貧的中國經驗。改革開放以來,逐步形成了一條高速度發(fā)展經濟和大規(guī)模消除貧困同時并舉的中國特色扶貧開發(fā)道路。為了讓改革的紅利和發(fā)展的成果惠及到更多貧困群眾,國家多次調整扶貧標準、制定扶貧規(guī)劃。據世界銀行測算,1981—2012年,中國城鄉(xiāng)貧困人口減少7.9億人,占全球減貧人數的72%,是世界減貧的主要貢獻者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中央全面深化扶貧領域的改革,根據剩余貧困人口的特點和脫貧需要,創(chuàng)新精準扶貧制度以實現精準脫貧。2015年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,就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先后召開多次專題會議,充分確保憑借社會主義制度優(yōu)勢以激發(fā)脫貧攻堅的強大內生動力。截至2019年末,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551萬人,累計減少9348萬人。

  傳播以人民為中心實現共同富裕的中國智慧。貧困問題關系到社會穩(wěn)定、經濟增長、政治民主,因而反貧困事業(yè)一直是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要公共政策。西方國家一般通過促進經濟增長,提供就業(yè)崗位,增加社會保障事業(yè)的公共投入等方式以滿足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。20世紀60年代,美國約翰遜總統(tǒng)就開啟過一場“向貧困宣戰(zhàn)”的反貧困社區(qū)行動,然而城市和農村的貧困問題依然是當前美國社會的重大挑戰(zhàn)。事實證明,西方國家吸引底層人民參與反貧困,能一定時期解決社會絕對貧困問題,但是無法避免出現貧困反彈現象。

  黨的十八大以來,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全面推動精準扶貧方略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脫貧思想,尋求的是發(fā)展“最大公約數”。1992年1月,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提出:“社會主義的本質,是解放生產力,發(fā)展生產力,消滅剝削,消除兩極分化,最終達到共同富裕?!秉h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提出共享理念。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脫貧摘帽不是終點,而是新生活、新奮斗的起點。”為了滿足脫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,為了遵循農業(yè)農村發(fā)展規(guī)律及貧困演變規(guī)律,中國政府將繼續(xù)致力于把脫貧攻堅與鄉(xiāng)村振興二者有效銜接。中國不止步于通過公共投入解決社會絕對貧困問題,既重視于2020年前消滅絕對貧困人口,也不放松2020年之后對相對貧困人口的幫扶問題。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體現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。

  提供以合作共贏構建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。消除貧困是一個歷史性的、全球性的問題,也是一種超越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(tài)的價值觀。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,既要向世界各國講好中國的減貧故事,也要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再創(chuàng)全球減貧奇跡。作為人類社會共同應對的挑戰(zhàn),貧困問題關乎人類生存權與發(fā)展權,亟須深化國際減貧合作,推動全球貧困治理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減貧與發(fā)展高層論壇上提出“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減貧交流合作關系,是消除貧困的重要保障”。以合作共贏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減貧方案,包括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向發(fā)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援助,為發(fā)展中國家的發(fā)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(huán)境,開展以減貧經驗分享為主題的國際交流項目,加強與發(fā)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在減貧領域的合作,助力發(fā)展中國家落實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議程,等等。

  怎樣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?

  形成海外受眾易于理解的話語體系。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,要善于“世界表達”。一是要注重中國脫貧故事的生動性。中國農村的脫貧故事,是中國社會的時代縮影,展現的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。因此,需要借助文學、藝術、傳媒等多重手段,還原鄉(xiāng)村社會的變遷史和中國農民的奮斗史。二是要注重中國脫貧故事的實用性。傳播中國脫貧攻堅故事,不是為了簡單地說教或宣傳,而是把握具體的全面的實踐經驗,總結出新的規(guī)律認識、提煉出新的理論范式,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(fā)展中國家提供貧困治理的中國經驗、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。三是要注重中國脫貧故事的針對性。不同國家的貧困程度、貧困特征、貧困成因各有不同,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、價值觀念、利益訴求也千差萬別。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,傳播中國脫貧攻堅故事,要充分考慮海外受眾的接受習慣和接受心理,以及對中國政治文化的認知差異。

  凝聚善于講好扶貧故事的宣傳力量。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,要立足“中國實際”。一是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。改革開放40多年,中國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然而“很多西方人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自行車的階段”。這種“理解赤字”一定程度造成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存在誤解、懷疑、恐懼。在國際輿論西強我弱的形勢下,中國需要培育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和公信力的旗艦媒體。二是重視發(fā)揮新興媒體在扶貧宣傳中的作用。2020年4月20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:“電商作為新興業(yè)態(tài),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,又可以推動鄉(xiāng)村振興,是大有可為的?!币咔橹?,為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,不少黨員干部、農技專家、農民紛紛化身“網紅”,為農產品宣傳,參與“直播帶貨”。這種網絡直播和短視頻扶貧方式,是現代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產物,也是基層群眾脫貧實踐的新探索。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,也需要發(fā)揮網絡直播與短視頻等新興媒體的傳播效應。三是凝聚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的群眾力量。新冠肺炎疫情是決戰(zhàn)決勝脫貧攻堅的加試題,也是影響脫貧質量的最大不確定因素。無論是疫情防控戰(zhàn),還是脫貧攻堅戰(zhàn),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民戰(zhàn)役,需要充分凝聚人民群眾的戰(zhàn)斗力。凝聚群眾力量講好新冠疫情下的全面建成小康故事,有助于增強國際扶貧宣傳的整體合力和持久動力,有助于壓縮“中國威脅論”“中國崩潰論”在國際社會的存在空間。

  充分發(fā)揮國際各類組織的橋梁作用。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,要借助“國際力量”。一方面,需要加強與國外新聞媒體的互動交流。中國共產黨有借助海外媒體傳播“中國故事”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延安時期,中國共產黨就曾打破國民黨的新聞封鎖,以外國記者為橋梁將“延安故事”傳至海內外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,要積極邀請海外媒體來華參觀、考察,使之成為脫貧攻堅中國故事的見證者和傳播者。另一方面,需要加強與國際減貧組織的經驗分享。減貧是一項全球性的事業(yè),催生出一大批致力于幫助發(fā)展中國家消滅貧困、消除饑餓的國際組織。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,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、世界糧食計劃署、國際農業(yè)發(fā)展基金等在內的國際組織一直支持中國的減貧事業(yè)。這些國際組織見證了中國從受援國向主要援助國的轉變。當前,中國已經成為發(fā)展中國家中對糧農組織南南合作出資最大、派出專家最多、成效最顯著的國家。中國輸出物資、人才的同時,也需要以這類國際組織為橋梁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。

 ?。ㄗ髡撸褐袊鐣茖W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(zhí)行副主任,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)

  責任編輯:高天鼎

標簽 -
網站編輯 - 陳金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