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心用情講述紅色記憶

來源:《紅旗文稿》2022/3 作者:朱 軍 2022-02-11 10:15:10

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。對我們共產(chǎn)黨人來說,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(yǎng)劑。”如何深入挖掘豐富的革命歷史文化資源,使深藏在博物館、檔案室、書本里的革命故事、英雄事跡在新時代活起來、熱起來,一直是我們紀錄片從業(yè)人員思考的問題。我們深切感到,革命文化有天然打動人、感染人、影響人的宣傳宣講優(yōu)勢,而理論宣講微視頻恰恰是一個能夠很好實現(xiàn)轉(zhuǎn)化創(chuàng)新的載體形式。

  在我們黨迎來百年華誕、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時,我們山東廣播電視臺接到了山東省委宣傳部出的題目,讓我們用微視頻的方式講述《“識字班”的故事》。這項任務(wù)有三個獨特:采取一種獨特方式——微視頻宣講,聚焦一個獨特群體——“識字班”,展現(xiàn)一種獨特精神——沂蒙精神。這對我們是一個挑戰(zhàn),也是探索理論宣講跨界創(chuàng)新的一次難得機會。

  什么是“識字班”?“識字班”是當年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,為了普及文化和組織群眾而開展的一種群眾教育活動。因為參加的多是未婚年輕姑娘,所以后來“識字班”也就成了老區(qū)人民對未婚年輕姑娘的昵稱。現(xiàn)在的人們早就不用這個稱呼了,但對革命老區(qū)的群眾而言,一說起“識字班”,就一下子把人們的記憶帶回到那段難忘的歲月。建起戰(zhàn)地托兒所、撫養(yǎng)八路軍孩子的張淑貞,跳進冰冷的河水中扛著門板架“人橋”的32位“識字班”姐妹,“誰第一個參軍,俺就嫁給誰”的梁懷玉,攤煎餅、做軍鞋的“沂蒙六姐妹”……當年的“識字班”,用她們溫柔而堅韌的力量,詮釋了偉大的沂蒙精神。

  在沂蒙山區(qū),每推開一扇門,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。在一次次的震撼和感動中,我們團隊深深感悟到沂蒙精神體現(xiàn)著黨的性質(zhì)和宗旨,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和黨的群眾路線,回答了“我是誰、為了誰、依靠誰”的永恒課題,揭示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由小到大、由弱到強的成功密碼。

  采訪拍攝回來后,“識字班”的故事深深印在我們腦海中,帶著感動和震撼,我們查閱相關(guān)資料和之前拍攝的素材,仔細地選擇每一幅歷史圖片和每一段視頻。這一過程又是一次精神洗禮。當我們最后把《沂蒙山小調(diào)》的音樂加上、一起看成片的時候,團隊的所有人幾乎都紅了眼眶。

  視頻推出后前三天播放量就超過20萬人次,在受眾中引發(fā)強烈反響。有觀眾留言說:“我是臨沂人,被‘識字班’感動,向‘識字班’學習,要做新時代的‘識字班’。”“看了這個片子,感受到了沂蒙精神的偉大和沂蒙人民為革命作出的貢獻?!边€有觀眾留言:“短片樸實而又親切感人,希望多做一些這樣有故事、有感染力的紅色題材的短片?!?/p>

  短短的微視頻,是沂蒙精神的宣講,是紅色文化的傳承,也是我們推進理論大眾化的一次成功探索。人民群眾中蘊含著無數(shù)鮮活感人的故事,把這些故事挖掘出來、升華出來、講述出來,就是我們做好理論宣講、理論大眾化的最佳途徑。用短小精悍的視頻把紅色故事、黨史故事、理論故事呈現(xiàn)出來,符合基層群眾特別是青年人的接受習慣,是開展宣講工作的有效方式,是我們將來繼續(xù)努力的方向。

  (作者:山東廣播電視臺紀錄片導演)

標簽 -
網(wǎng)站編輯 - 陳金霞